梵谷25件真跡來台!保額100億、林志玲導覽,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3大亮點|天下雜誌

睽違15年,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典藏的梵谷真跡再度來台!富邦美術館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凝視梵谷短暫的10年繪畫生涯,一窺各時期「光」如何反映這位後印象派大師的內心世界。 林志玲應邀為富邦美術館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錄製語音導覽,介紹畫作背後故事。圖片來源:謝德瑾攝 「梵谷的畫生前沒人看得起,死後沒人買得起。」已逝作家余光中翻譯的《梵谷傳》,一語道破梵谷傳奇的一生。 梵谷的畫作充滿情懷、筆觸具有動態感,作品橫跨世代、廣受各年齡層喜愛,世界各地舉辦他的展覽,屢屢吸引觀展人潮。 15年前,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《燃燒的靈魂.梵谷特展》創下30萬觀展人次,今年富邦美術館、聯合數位文創再度向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借25件梵谷真跡,舉辦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,保額100億元,掀起藝文圈話題。 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(Van Gogh:Journey of Light) 展期:8月24日至11月11日 11:00-18:00(展期間週二不休館,17:30停止售票入場) 地點:富邦美術館3F日光展廳(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) 票價:全票500元 生前不被看好,死後成藝術市場寵兒 梵谷出生於1853年荷蘭、比利時邊境的天主教小鎮,曾擔任過代課老師,牧師助手、書店店員、學習神學。27歲在弟弟鼓勵下,才投身繪畫,正式進入藝術學院學習基礎繪畫。 他在世的短暫十年繪畫生涯,畫作並不被看好,仰賴弟弟西奧的支持持續創作。生涯總計創作2100幅畫作,其中包括870幅油畫。死後梵谷弟媳從他500多封書信,梳理其一生,舉辦多場回顧展,才逐漸得到馬蒂斯等畫家注意和讚嘆,成功打進上流藝術市場,流傳至今。 梵谷是19世紀末最具影響力的後印象派畫家,繼印象派以科學的角度分析光源多彩的視覺印象後,梵谷的作品開啟了不同於古典與印象派對於「光」的詮釋。 三大展區,詮釋梵谷生命中的三道光 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以梵谷生命中的「光」為策展核心,分為三大展區,詮釋各時期「光」對梵谷的觸動和創作意義,精選他的素描系列、自畫像、田園風景、靜物畫和臨摹作。 第一展區「啟蒙之光」,〈努南的舊塔樓〉、〈爐邊的老人〉、〈坐在籃子上哀痛的婦人〉,畫作色調以沉鬱的中性色調為主,這個時期的梵谷仍在學習傳統學院技法,深受米勒、林布蘭古典構圖影響,作品刻劃農村的樸實與艱苦,藉由光線明暗張力,凸顯貧窮與悲傷的意象。 進入「自然之光」展區,展場色調轉為柔和明亮,也呈現梵谷1886年到了法國,結識一群印象派藝術家,對光影有了不同看法,為他人生帶來前進的光明。 其中〈自畫像〉為展覽最大亮點,梵谷將個人情緒投射在人像中,反映他身為藝術家的內心旅程。在巴黎期間,梵谷希望能以繪製肖像畫謀生,但因為缺乏模特兒,他便以自己為繪畫對象,一共畫了25幅自畫像,他曾說,「如果我能掌握自己頭部的色彩,必能畫出其他形形色色的男女肖像。」 第三展區「心靈之光」為晚年梵谷在南法聖雷米療養院、奧維時期的創作,風格逐漸走向表現主義,創造出充滿強烈情感和具有動態光影的畫作,展現梵谷想擺脫束縛、走向內心深處、探索初始的強烈情感。 其中〈播種者(仿米勒之作)〉,呈現梵谷從崇拜、模仿到畫風超越米勒經典之作。最後一幅〈盛開的栗樹〉是他生命最後完成的數件作品之一,梵谷帶著重振旗鼓的精神和全新的目光來到奧維,作品中運用不同筆觸與留白,看見梵谷對生命堅毅且炙熱的情感。 展場中也還原庫勒穆勒美術館中,梵谷最為人熟知的畫作〈夜晚露天咖啡座〉場景,民眾可走進畫中拍照,感受他筆下的星空夜晚。林志玲也為展覽錄製語音導覽,入場後掃描QR Code可免費聆聽。 (責任編輯:黃韵庭)

九月 14, 2024 - 12:42
梵谷25件真跡來台!保額100億、林志玲導覽,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3大亮點|天下雜誌

睽違15年,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典藏的梵谷真跡再度來台!富邦美術館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凝視梵谷短暫的10年繪畫生涯,一窺各時期「光」如何反映這位後印象派大師的內心世界。

梵谷:尋光之路-印象派-富邦美術館-展覽-西洋繪畫-林志玲 林志玲應邀為富邦美術館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錄製語音導覽,介紹畫作背後故事。圖片來源:謝德瑾攝

「梵谷的畫生前沒人看得起,死後沒人買得起。」已逝作家余光中翻譯的《梵谷傳》,一語道破梵谷傳奇的一生。

梵谷的畫作充滿情懷、筆觸具有動態感,作品橫跨世代、廣受各年齡層喜愛,世界各地舉辦他的展覽,屢屢吸引觀展人潮。

15年前,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《燃燒的靈魂.梵谷特展》創下30萬觀展人次,今年富邦美術館、聯合數位文創再度向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借25件梵谷真跡,舉辦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,保額100億元,掀起藝文圈話題。

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特展(Van Gogh:Journey of Light)

  • 展期:8月24日至11月11日 11:00-18:00(展期間週二不休館,17:30停止售票入場)
  • 地點:富邦美術館3F日光展廳(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)
  • 票價:全票500元

生前不被看好,死後成藝術市場寵兒

梵谷出生於1853年荷蘭、比利時邊境的天主教小鎮,曾擔任過代課老師,牧師助手、書店店員、學習神學。27歲在弟弟鼓勵下,才投身繪畫,正式進入藝術學院學習基礎繪畫。

他在世的短暫十年繪畫生涯,畫作並不被看好,仰賴弟弟西奧的支持持續創作。生涯總計創作2100幅畫作,其中包括870幅油畫。死後梵谷弟媳從他500多封書信,梳理其一生,舉辦多場回顧展,才逐漸得到馬蒂斯等畫家注意和讚嘆,成功打進上流藝術市場,流傳至今。

梵谷是19世紀末最具影響力的後印象派畫家,繼印象派以科學的角度分析光源多彩的視覺印象後,梵谷的作品開啟了不同於古典與印象派對於「光」的詮釋。

三大展區,詮釋梵谷生命中的三道光

《梵谷:尋光之路》以梵谷生命中的「光」為策展核心,分為三大展區,詮釋各時期「光」對梵谷的觸動和創作意義,精選他的素描系列、自畫像、田園風景、靜物畫和臨摹作。

第一展區「啟蒙之光」,〈努南的舊塔樓〉、〈爐邊的老人〉、〈坐在籃子上哀痛的婦人〉,畫作色調以沉鬱的中性色調為主,這個時期的梵谷仍在學習傳統學院技法,深受米勒、林布蘭古典構圖影響,作品刻劃農村的樸實與艱苦,藉由光線明暗張力,凸顯貧窮與悲傷的意象。

進入「自然之光」展區,展場色調轉為柔和明亮,也呈現梵谷1886年到了法國,結識一群印象派藝術家,對光影有了不同看法,為他人生帶來前進的光明。

其中〈自畫像〉為展覽最大亮點,梵谷將個人情緒投射在人像中,反映他身為藝術家的內心旅程。在巴黎期間,梵谷希望能以繪製肖像畫謀生,但因為缺乏模特兒,他便以自己為繪畫對象,一共畫了25幅自畫像,他曾說,「如果我能掌握自己頭部的色彩,必能畫出其他形形色色的男女肖像。」

第三展區「心靈之光」為晚年梵谷在南法聖雷米療養院、奧維時期的創作,風格逐漸走向表現主義,創造出充滿強烈情感和具有動態光影的畫作,展現梵谷想擺脫束縛、走向內心深處、探索初始的強烈情感。

其中〈播種者(仿米勒之作)〉,呈現梵谷從崇拜、模仿到畫風超越米勒經典之作。最後一幅〈盛開的栗樹〉是他生命最後完成的數件作品之一,梵谷帶著重振旗鼓的精神和全新的目光來到奧維,作品中運用不同筆觸與留白,看見梵谷對生命堅毅且炙熱的情感。

展場中也還原庫勒穆勒美術館中,梵谷最為人熟知的畫作〈夜晚露天咖啡座〉場景,民眾可走進畫中拍照,感受他筆下的星空夜晚。林志玲也為展覽錄製語音導覽,入場後掃描QR Code可免費聆聽。

(責任編輯:黃韵庭)

你的反應是什麼?

like

dislike

love

funny

angry

sad

wow